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

自律神經失調?!認識焦慮症!

「自律神經失調」是目前很熱門的名詞,但這其實並不是正式的醫學診斷病名,算是大眾好溝通的俗稱,說明個案面對壓力時的生理性反應,而這樣的個案不舒服常常看遍內外各科,身體檢驗常常都正常,而最後來到我們身心科診斷是焦慮症,這樣的情況其實在身心科門診中蠻常見的。

事實上門診中焦慮症比憂鬱症還常見,焦慮症社區盛行率可達15-20%,其中女性是男性的2倍。雖然焦慮症的症狀似乎不如憂鬱症來的嚴重,但焦慮症罹病的比例高,其總體造成病患直接或間接的社會損失和生活功能影響程度,其實不亞於憂鬱症。

什麼是焦慮症

所謂焦慮症(Anxiety disorder)是個總稱,按照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第五版(DSM-V)的定義,焦慮症有許多種分類,如:


  • 分離焦慮症(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)
  • 選擇性緘默(Selective Mutism)
  • 特定對象恐懼症(Specific Phobia)
  • 社交恐懼症(Social Phobia)
  • 廣泛性焦慮症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)
  • 恐慌症(Panic Disorder)
  • 懼曠症(Agoraphobia)
  • 物質或藥物引發的焦慮疾患(Substance/Medication-Induced Anxiety Disorder)
  • 其他醫學狀況引發的焦慮疾患(Anxiety Disorder Due To Another Medical Condition)
  • 其他特定或非特定焦慮疾患

焦慮症發病的因素


焦慮症是由多種因素之間交互作用導致發病,這些因素包括生理遺傳體質、個性氣質、心理調適、早期父母教養、環境壓力等,


當面對外界的壓力刺激時,反應初期迅速而激烈,腦部處理情緒和恐懼的杏仁核會傳送訊息到下視丘,啟動一連訊號指示腎上腺分泌更多腎上腺素,讓身體切換至「戰或逃」(fight or flight)模式。之後進入反應後期緩慢而持久,以下視丘—腦下垂體—腎上腺軸的反應和調整為主,讓身體進入求生模式。

其他腦區如邊緣系統(limbic system)也參與壓力反應,包括海馬迴(hippocampus)、杏仁核(amygdala)、內側前額葉皮質區(medial prefrontal cortex, MPFC),此三腦區(triad)與受到壓力時的恐懼、擔心控制有關,會將恐懼與環境、情境連結記憶起來,若這些腦區調節不當,會造成就算沒壓力但遇到類似情境也會自動產生恐懼、擔心、焦慮情緒。


焦慮症的症狀


情緒認知症狀

恐懼(fear)恐慌(panic)畏懼(phobia)擔心(worry)焦急痛苦(anxious misery)預設性憂慮(apprehensive expectation)強迫意念(obsession)


生理症狀:

身體發熱、胸悶心悸、過度換氣、腸胃不適、暈眩頭痛、口乾、喉嚨卡、肌肉緊繃、痛、疲倦、無法專心、思考混亂等


「GAD-7焦慮測試量表」利用個案主觀填寫量表,可以初步篩檢焦慮嚴重程度


在過去兩個星期,你有多經常受以下問題困擾?


完全沒有

幾天

超過

一半或以上的天數

近乎每天

  1. 感到緊張、不安或煩躁

0

1

2

3

  1. 無法停止或控制憂慮

0

1

2

3

  1. 過份憂慮不同的事情

0

1

2

3

  1. 難以放鬆

0

1

2

3

  1. 心緒不寧以至坐立不安

0

1

2

3

  1. 容易心煩或易怒

0

1

2

3

  1. 感到害怕,就像要發生可怕的事情

0

1

2

3

總分:

依照總分分為4種焦慮程度:

0~4分:極輕微焦慮,無須診斷。

5~9分:輕度焦慮。是時排解、分享情緒,解除心中的焦慮。

10~14分:中度焦慮。須前往醫療機構請專業人員評估。

15~21分:重度焦慮。須前往醫療機構請專業人員評估。


另外「自律神經檢查」即「心律變異分析」(Heart Rate Variability, HRV)也能夠提供客觀量化指標。HRV以非侵入式的方法測量個案的交感、副交感神經平衡狀態,利用頻譜領域分析法(frequency-domain analysis)間接呈現自律神經的活性狀態,提供量化自律神經活性的相關參數來協助臨床評估判斷。


焦慮症的治療

藥物治療:抗憂鬱藥例如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、SNRI…等,治本但需要一段時間見效。苯二氮平BZD類藥物,治標快速緩解焦慮症狀。


非藥物治療

良好的生活習慣:規律生活作息、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可以減輕焦慮,健康飲食、均衡營養並避免咖啡因、尼古丁和酒精使用。

放鬆練習:腹式呼吸、正念解壓、生理回饋、漸進式肌肉放鬆等

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,改善負面自動化思考,引導替代性的想法。

CES微電流刺激療法

rTMS 重複經顱磁刺激


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都有其效果,也可以合併使用。當病症嚴重時藥物治療是必須的選擇,適當的藥物治療可以盡快減少嚴重度,逐漸恢復下也才能漸漸有信心,在認知上對疾病與藥物建立正確的認識,最後在穩定下與醫師合作,逐漸減藥停藥避免復發。面對焦慮症患者,我們需要以同理心去傾聽他們的煩惱,而不是簡單一句「你只是想太多了,放輕鬆一點就好啦」,家人朋友的同理鼓勵、傾聽陪伴就是患者最大的支持。

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

疫情期間借酒澆愁愁更愁

近三年COVID-19疫情之下整個日常生活、工作作息都被打亂,疫情即使趨緩後,其實很多生活工作型態也都改變回不去了。在家的時間變長,原本在外的消費和人際交流活動也都被迫轉移到家中。面對許多的壓力挑戰和不確定性,門診看到原本已經成功戒酒的病患,在這期間又控制不住而在家開始酗酒了。


從美國、英國、歐盟的研究來看,疫情期間酒品銷售量不降反增,原本有酒精使用疾患的人喝的更多,而女性、有幼兒的父母、收入較高的人以及有焦慮和憂鬱症狀的人在 COVID-19 疫情期間,他們的飲酒量增加幅度最大。

美國國立酒精濫用及酒癮研究所 (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)研究人員今年發表在JAMA的期刊文章指出,2020年在美國65歲以下成年人之中,因為酒精而死的人數甚至略高於因為COVID-19而死的人數;前者約有74,408人,後者約有74,075人。酒精殺的人比病毒還多,而且數字可能會被低估,因為即使死亡案例與酒精有關,但酒精不見得會被記錄在死亡證明上。例如,交通事故死亡證明往往「大幅低估」了酒精在事故中起的作用。


美國國立酒精濫用及酒癮研究所 (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)指出酒精會損害身體的免疫系統。物質使用疾患的人更容易感染 COVID-19 且染疫後會有更糟後果 (Wang, Q., et al, Molecular Psychiatry, 2020)。酗酒會惡化慢性生理疾病,也會惡化心理精神疾患如: 憂鬱症、焦慮症與創傷後症候群等,更是帶來家暴、交通事故、虐待、自傷等事件。面對相關壓力的無力感和自身出現的精神疾患,即使疫情趨緩後他們的身心困擾可能仍會持續,隨著判斷力、問題處理能力弱化下,又回到老路選擇用喝酒作為面對壓力的應對策略。


小叮嚀  疫情期間甚至居家隔離,我們可以如何做去對抗酒精的誘惑:

1.      規律作息: 固定躺床和起床時間,避免睡眠混亂而依靠酒精助眠,規律也是人類很重要的安全感來源,我們的認知也同樣仰賴重複性高的事物來維持穩定感。

2.      適量飲食: 固定的吃飯時間,選擇均衡的健康飲食,避免空腹飲酒造成更大傷害

3.      維持體能: 定期安排運動,即使居家隔離在家,室內也可以做瑜珈、快走、深蹲

4.      維持人際: 親友間的問候互動、互相關心,可以減少孤獨感,避免再次喝酒

5.      接納自己: 接納疫情期間的壞情緒,不要借酒澆愁反而惡化情緒

6.      建立目標: 訂下一個具體的目標並做出改變,例如將喝酒的頻率減少到一周一次以下

7.      尋求協助: 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,正視並處理自身的情緒、睡眠、飲酒問題


參考文獻:
1.  Aaron M. White, Alcohol-Related Deaths During the COVID-19 Pandemic, JAMA. 2022;327(17):1704-1706
2.  The Effect of COVID-19 on Alcohol Consumption, and Policy Responses to Prevent Harmful Alcohol Consumption © OECD 2021

從巴比妥開始,談談安眠藥有哪些?

  從巴比妥開始,談談安眠藥有哪些 ?        劉育宗醫師   最近幼兒園疑餵藥案延燒,新聞每天都在談巴比妥,一時間 60 年前的老藥 Phenobarbital ( 苯巴比妥) 變得家喻戶曉。實際上安眠藥物的演進,因為有更安全的藥物選擇之後, 巴比妥已經幾乎沒在當成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