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自律神經失調」是目前很熱門的名詞,但這其實並不是正式的醫學診斷病名,算是大眾好溝通的俗稱,說明個案面對壓力時的生理性反應,而這樣的個案不舒服常常看遍內外各科,身體檢驗常常都正常,而最後來到我們身心科診斷是焦慮症,這樣的情況其實在身心科門診中蠻常見的。
事實上門診中焦慮症比憂鬱症還常見,焦慮症社區盛行率可達15-20%,其中女性是男性的2倍。雖然焦慮症的症狀似乎不如憂鬱症來的嚴重,但焦慮症罹病的比例高,其總體造成病患直接或間接的社會損失和生活功能影響程度,其實不亞於憂鬱症。
什麼是焦慮症
所謂焦慮症(Anxiety disorder)是個總稱,按照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第五版(DSM-V)的定義,焦慮症有許多種分類,如:
- 分離焦慮症(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)
- 選擇性緘默(Selective Mutism)
- 特定對象恐懼症(Specific Phobia)
- 社交恐懼症(Social Phobia)
- 廣泛性焦慮症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)
- 恐慌症(Panic Disorder)
- 懼曠症(Agoraphobia)
- 物質或藥物引發的焦慮疾患(Substance/Medication-Induced Anxiety Disorder)
- 其他醫學狀況引發的焦慮疾患(Anxiety Disorder Due To Another Medical Condition)
- 其他特定或非特定焦慮疾患
焦慮症發病的因素
焦慮症是由多種因素之間交互作用導致發病,這些因素包括生理遺傳體質、個性氣質、心理調適、早期父母教養、環境壓力等,
當面對外界的壓力刺激時,反應初期迅速而激烈,腦部處理情緒和恐懼的杏仁核會傳送訊息到下視丘,啟動一連訊號指示腎上腺分泌更多腎上腺素,讓身體切換至「戰或逃」(fight or flight)模式。之後進入反應後期緩慢而持久,以下視丘—腦下垂體—腎上腺軸的反應和調整為主,讓身體進入求生模式。
其他腦區如邊緣系統(limbic system)也參與壓力反應,包括海馬迴(hippocampus)、杏仁核(amygdala)、內側前額葉皮質區(medial prefrontal cortex, MPFC),此三腦區(triad)與受到壓力時的恐懼、擔心控制有關,會將恐懼與環境、情境連結記憶起來,若這些腦區調節不當,會造成就算沒壓力但遇到類似情境也會自動產生恐懼、擔心、焦慮情緒。
焦慮症的症狀
情緒認知症狀:
恐懼(fear)、恐慌(panic)、畏懼(phobia)、擔心(worry)、焦急痛苦(anxious misery)、預設性憂慮(apprehensive expectation)、強迫意念(obsession)
生理症狀:
身體發熱、胸悶心悸、過度換氣、腸胃不適、暈眩頭痛、口乾、喉嚨卡、肌肉緊繃、痛、疲倦、無法專心、思考混亂等
「GAD-7焦慮測試量表」利用個案主觀填寫量表,可以初步篩檢焦慮嚴重程度
在過去兩個星期,你有多經常受以下問題困擾?
0~4分:極輕微焦慮,無須診斷。
5~9分:輕度焦慮。是時排解、分享情緒,解除心中的焦慮。
10~14分:中度焦慮。須前往醫療機構請專業人員評估。
15~21分:重度焦慮。須前往醫療機構請專業人員評估。
另外「自律神經檢查」即「心律變異分析」(Heart Rate Variability, HRV)也能夠提供客觀量化指標。HRV以非侵入式的方法測量個案的交感、副交感神經平衡狀態,利用頻譜領域分析法(frequency-domain analysis)間接呈現自律神經的活性狀態,提供量化自律神經活性的相關參數來協助臨床評估判斷。
焦慮症的治療
藥物治療:抗憂鬱藥例如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、SNRI…等,治本但需要一段時間見效。苯二氮平BZD類藥物,治標快速緩解焦慮症狀。
非藥物治療:
良好的生活習慣:規律生活作息、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可以減輕焦慮,健康飲食、均衡營養並避免咖啡因、尼古丁和酒精使用。
放鬆練習:腹式呼吸、正念解壓、生理回饋、漸進式肌肉放鬆等
心理治療:如認知行為治療,改善負面自動化思考,引導替代性的想法。
CES微電流刺激療法
rTMS 重複經顱磁刺激
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都有其效果,也可以合併使用。當病症嚴重時藥物治療是必須的選擇,適當的藥物治療可以盡快減少嚴重度,逐漸恢復下也才能漸漸有信心,在認知上對疾病與藥物建立正確的認識,最後在穩定下與醫師合作,逐漸減藥停藥避免復發。面對焦慮症患者,我們需要以同理心去傾聽他們的煩惱,而不是簡單一句「你只是想太多了,放輕鬆一點就好啦」,家人朋友的同理鼓勵、傾聽陪伴就是患者最大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