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

疫情期間借酒澆愁愁更愁

近三年COVID-19疫情之下整個日常生活、工作作息都被打亂,疫情即使趨緩後,其實很多生活工作型態也都改變回不去了。在家的時間變長,原本在外的消費和人際交流活動也都被迫轉移到家中。面對許多的壓力挑戰和不確定性,門診看到原本已經成功戒酒的病患,在這期間又控制不住而在家開始酗酒了。


從美國、英國、歐盟的研究來看,疫情期間酒品銷售量不降反增,原本有酒精使用疾患的人喝的更多,而女性、有幼兒的父母、收入較高的人以及有焦慮和憂鬱症狀的人在 COVID-19 疫情期間,他們的飲酒量增加幅度最大。

美國國立酒精濫用及酒癮研究所 (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)研究人員今年發表在JAMA的期刊文章指出,2020年在美國65歲以下成年人之中,因為酒精而死的人數甚至略高於因為COVID-19而死的人數;前者約有74,408人,後者約有74,075人。酒精殺的人比病毒還多,而且數字可能會被低估,因為即使死亡案例與酒精有關,但酒精不見得會被記錄在死亡證明上。例如,交通事故死亡證明往往「大幅低估」了酒精在事故中起的作用。


美國國立酒精濫用及酒癮研究所 (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)指出酒精會損害身體的免疫系統。物質使用疾患的人更容易感染 COVID-19 且染疫後會有更糟後果 (Wang, Q., et al, Molecular Psychiatry, 2020)。酗酒會惡化慢性生理疾病,也會惡化心理精神疾患如: 憂鬱症、焦慮症與創傷後症候群等,更是帶來家暴、交通事故、虐待、自傷等事件。面對相關壓力的無力感和自身出現的精神疾患,即使疫情趨緩後他們的身心困擾可能仍會持續,隨著判斷力、問題處理能力弱化下,又回到老路選擇用喝酒作為面對壓力的應對策略。


小叮嚀  疫情期間甚至居家隔離,我們可以如何做去對抗酒精的誘惑:

1.      規律作息: 固定躺床和起床時間,避免睡眠混亂而依靠酒精助眠,規律也是人類很重要的安全感來源,我們的認知也同樣仰賴重複性高的事物來維持穩定感。

2.      適量飲食: 固定的吃飯時間,選擇均衡的健康飲食,避免空腹飲酒造成更大傷害

3.      維持體能: 定期安排運動,即使居家隔離在家,室內也可以做瑜珈、快走、深蹲

4.      維持人際: 親友間的問候互動、互相關心,可以減少孤獨感,避免再次喝酒

5.      接納自己: 接納疫情期間的壞情緒,不要借酒澆愁反而惡化情緒

6.      建立目標: 訂下一個具體的目標並做出改變,例如將喝酒的頻率減少到一周一次以下

7.      尋求協助: 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,正視並處理自身的情緒、睡眠、飲酒問題


參考文獻:
1.  Aaron M. White, Alcohol-Related Deaths During the COVID-19 Pandemic, JAMA. 2022;327(17):1704-1706
2.  The Effect of COVID-19 on Alcohol Consumption, and Policy Responses to Prevent Harmful Alcohol Consumption © OECD 202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從巴比妥開始,談談安眠藥有哪些?

  從巴比妥開始,談談安眠藥有哪些 ?        劉育宗醫師   最近幼兒園疑餵藥案延燒,新聞每天都在談巴比妥,一時間 60 年前的老藥 Phenobarbital ( 苯巴比妥) 變得家喻戶曉。實際上安眠藥物的演進,因為有更安全的藥物選擇之後, 巴比妥已經幾乎沒在當成安...